(1) ?內網管理:企業辦公環境采用內外網隔離的方式
將網內重要數據加密保護,并定義嚴格的權限管理方案,防止內網重要數據被非授權訪問,并且能夠基于全景圖查看重要數據的分布情況以及管理現狀。
(2) ?外網管理:企業辦公環境為互聯網環境
通過加密方案將文檔加密保護起來,并且定義使用權限、文檔轉存控制等一系列主動防御管理能力,結合產品提供外發管理能力,限制外發數據的使用權限、使用時間、次數等,從而避免文檔外發泄密。
事前保護:
在風險發生之前,通過文檔內容和文檔類型等多種敏感數據識別能力(DLP技術)定位到重要數據,并加密保護起來。產品加密機制如下:
(1) ?自動加密:采用透明加解密機制,在文檔使用時,自動將文檔加密保護起來。
(2) ?手動加密:文檔使用者自主選擇需要加密的文檔。
(3) ?掃描加密:能夠控制掃描路徑以及掃描加密時占用的系統資源等信息,滿足業務辦公中“速度優先”和“效率優先”的管理場景。
(4) ?落地加密:將網頁、業務系統等途徑下載到本地的敏感文件加密保護起來。
(5) ?加密算法:產品支持國際核準的加密算法和國密算法,并采用“一文雙密”的加密機制,將文件體和文件頭分別使用兩個密鑰進行加密保護。
事中管控:
與終端安全產品相結合,通過文檔使用權限以及主動防御能力及時阻止風險操作。
(1) ?權限管理:
產品提供基于文檔密級和標簽的兩種管理機制。
基于密級的權限管理:能夠定義用戶針對不同密級文檔的使用權限。
基于標簽的權限管理:產品能夠根據DLP技術識別文檔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并結合文檔所在終端、歸屬用戶信息,為文檔定義標簽屬性,并限制用戶針對不同標簽文檔的使用權限。
(2) ?主動防御:
支持環境安全、行為安全兩種主動防御手段,具體如下:
環境安全:
準入管理:未安裝客戶端的終端禁止入網,從而保證入網終端的合法性。
殺毒軟件管理:未安裝殺毒軟件的終端禁止入網,保證數據存儲環境免受病毒威脅。
行為安全:
打印控制:能夠管理終端用戶違規打印文檔的行為。
文件轉存控制:能夠管理將重要數據轉存的行為。
遠程桌面管控:能夠禁止遠程桌面連接。
密文內容拷貝管控:能夠禁止拷貝密文內容到明文或其他進程。
事后追溯:
(1) ?記錄敏感信息的生命周期過程中的所有事件,泄密后能夠準確定位泄密源。
(2) ?全生命周期審計:記錄文檔從產生直到被銷毀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,在發生風險事件后能夠準確定位到泄密源。
(3) ?全景圖:展示網內數據安全的管理情況以及敏感數據的分布情況,識別當前存在的安全風險,并給出管理建議。
(1) ?與通軟終端安全產品、DLP產品無縫結合——多產品緊密結合,協同管理,管理場景覆蓋更全面,核心數據更安全。
(2) ?主流加密算法并結合“一文雙密”機制提高安全性——產品支持多種加密算法,并且采用“一文雙密”的管理機制,極大的提高了核心數據的安全性。
(3) ?基于文檔標簽的權限管理,管理更細致,場景更全面——業內首個提“文檔標簽”概念的廠商,能夠與文檔密級相結合,共同進行權限管理。
(4)?全景圖直觀展示管理情況——通過圖形化界面的方式,直觀的展示核心數據在網內的分布情況以及管理現狀,預知管理風險并給出管理建議。